&esp;&esp;“萧督主,想来你便是如此吧?”
&esp;&esp;萧厌沉默片刻,才淡声道:“不过是江湖上一些雕虫小技,我原本那张脸太过招眼,一入京城恐怕就会丧命。”
&esp;&esp;他顿了顿看向憎郡王:
&esp;&esp;“不过我原以为能瞒过所有人,没曾想却被王爷发现。”
&esp;&esp;憎郡王似乎与他并不熟悉,摇摇头:“非我之能,若非梁太师派人去江南,我也不会凑巧察觉……”
&esp;&esp;“也是。”萧厌谓叹了声:“当年贺家定罪时,就是梁太师与陆崇远领头,以世家彼此之间的熟悉和莫逆冤害贺家满门,让我祖父他们有口难开,如今梁太师能察觉我身份借此谋算也不足为怪。”
&esp;&esp;梁广义听萧厌这般轻易就承认了身份,心中忍不住一颤。
&esp;&esp;再听他后面的话落下时,无论是安帝还是殿中朝臣望向他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。
&esp;&esp;梁广义失声道:“老夫今夜之前并不知你身份!”
&esp;&esp;萧厌笑了声,既没说话,也没反驳,可那副模样却硬生生让得梁广义觉得他什么话都说了。
&esp;&esp;梁广义头一次体会到有口难言的感觉。
&esp;&esp;若他之前没有开口“落井下石”,没有想着帮崔林一把将萧厌置于死地,没有顺着崔林的话去威逼安帝,哪怕后来被憎郡王揭破他派人去江南查萧家,他也能有借口辩驳,说他不知今夜的事情。
&esp;&esp;既未设局,自然不知萧厌身份,可如今他什么都做了,派去江南的那些人更是落在憎郡王手里。
&esp;&esp;萧厌是贺家血脉,如今几大世家都曾踩着贺家尸骨扒皮吸血,任谁都会觉得他是早就知道萧厌身份,所以和崔林联手想要斩草除根,而萧厌刚才一句“冤害贺家满门”,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&esp;&esp;现在无论他说什么,其他都会以为他是在狡辩。
&esp;&esp;无论他怎么解释,他们都依旧会怀疑他欲灭贺家血脉的初衷……
&esp;&esp;第502章 恼羞成怒,诛杀萧厌
&esp;&esp;梁广义已经很多年未曾这般憋屈,有口难言,辨无可辨。
&esp;&esp;他深吸口气不欲跟萧厌纠缠,只直接略过他沉着眼朝上开口:
&esp;&esp;“陛下,老臣是真不知今夜之事,更不曾与崔尚书合谋,老臣不过是担心宫中内侍与后妃勾结,危及陛下安危才会开口附和,如今既是冤害,此事大可撇过不提,但萧厌欺君一事却是事实。”
&esp;&esp;梁广义不说崔林,不说郑坤,更半句不提其他,只抓着萧厌身份不放。
&esp;&esp;“当年贺家随戾太子谋逆,先帝亲自下旨诛杀贺家九族,萧厌若是贺家人,便是抗旨在前,与萧家合谋作戏让其改名换姓藏匿于江南,便是欺君在后。”
&esp;&esp;“他借故接近圣前,又借陛下信任接连对陆家出手,先前多番对付朝臣恐也藏了私心,这般搅弄朝堂,让得京中上下不安无疑是大逆!”
&esp;&esp;崔林原本因为被揭穿宣夫人之事而混沌的脑子,也随着梁太师的话清醒了过来,他知道现在跟萧厌纠缠其他都是枉然,他注定身败名裂,可安帝是绝不会允许戾太子谋逆之事翻案。
&esp;&esp;萧厌是贺家人更好,只要能将他拉下来,只要能让安帝处决了他,那他丢些名声又能如何。
&esp;&esp;如今最要紧的是萧厌。
&esp;&esp;崔林无暇顾及长子对他的冷漠,只强压着身体不适大声说道:“梁太师说的对,萧厌若是贺家人,萧家那些人又藏匿江南多年,说不定他们早有预谋。”
&esp;&esp;“歙州三地惨死的那些官员,还有那所谓关于二十年前水患旧案的谣言,恐怕都跟他和萧家脱不了干系,定是他故意让人放出谣言,误导百姓和南地官场,为的就是想要借旧事替贺家脱罪。”
&esp;&esp;崔林脑子里从未有过的清明,说话时更是每一句都直击要害。
&esp;&esp;“贺家当年跟随戾太子谋逆,罪证确凿,先帝亲自定案且下旨诛杀贺家九族,天下人皆知。”
&esp;&esp;“如今萧厌突然借着贺家子的身份冒了出来行污蔑之言,挑弄民心,搅乱朝堂,屠杀南地官员,以谣言祸乱朝纲,编造旧案往事,妄图混淆真相。”
&esp;&esp;“陛下,无论他到底是不是贺家人,都断不能轻饶此等视朝廷王法于无物的狂徒!”
&esp;&es